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木大木大木大

2020-07-20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木大木大木大

原創(chuàng)投稿

評論:
“SE三大惡女”有四個,不是常識嗎。

    把《最后生還者2》發(fā)售,頑皮狗編劇Neil Druckmann成名的這個時間點,往前調(diào)25年。還沒和艾尼克斯合并的史克威爾,也給玩家“喂了口屎”。這段故事即使在25年后的今天,仍然“歷久彌新”。故事主角來自史克威爾于1996年,在SFC平臺推出的,日式戰(zhàn)棋游戲《圣龍傳說》。而直到今天,人們對《圣龍傳說》留下的最深記憶,還是游戲女主角,被稱為“SE三大惡女”之首的公主悠悠。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想象一下,你是某王國飛龍騎士隊的隊長,和王國公主悠悠,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你們雖然有著身份差距,但卻也沒遇上過什么阻力,處在培養(yǎng)感情的熱戀期。

    悠悠喜歡和你一起騎著飛龍沙拉曼達兜風。她喜歡在龍背上攬著你的腰,偶爾發(fā)出“沙拉曼達好快”的可愛贊嘆。你也很喜歡當她依偎著你,你偶爾能聞到的那股,柔順長發(fā)的香氣。

    有天,你們來到了一座神圣的教堂。悠悠害羞地告訴你“聽說只要相愛的兩人,在這座教堂許下神圣的誓言,就會永遠在一起。XX君,要進去嗎?”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你雖然純情,但大抵選擇了“進去”,但悠悠卻害羞了“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太早了”。你想了想,覺得悠悠說得有道理。于是你們許下約定,等長大成人,再來教堂許愿。

    可和平的日子突然被打破了。強大的帝國軍突襲了王國,他們殺死國王,抓走悠悠公主。作為飛龍騎士隊隊長的你,奮戰(zhàn)到力竭后暈了過去。在暈過去之前,你聽到了悠悠“XX君,救救我”的聲音。

    醒來后遍體鱗傷的你,心中滿是復仇的烈焰。你重新集結起一批強大的戰(zhàn)士,在歷經(jīng)重重困難后,終于突入帝國軍大本營,成功營救出悠悠。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救出悠悠后,你們的感情本該再進一步。曾經(jīng)教堂前的誓言,終于有了實現(xiàn)的機會。也許接下來的戰(zhàn)斗仍然艱險,但畢竟“夫妻恩愛苦也甜”。你滿心歡喜地這樣想,仿佛無論如何,故事應該這樣發(fā)展。

    但不知為什么,當你在敵軍大營看到悠悠時,她卻并未露出笑顏。你想和她談談天,一抒相思之苦,但她卻只是在床邊哭著告訴你“對不起,我現(xiàn)在沒有心情”。

    等著你的,是一段漫長的,以“鈍刀子割肉”為主題的“類高爾夫球桿”劇情。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在游戲的“回想”中,你了解到一段經(jīng)典的NTR故事。只不過,和喜聞樂見“本子劇情”所不同的是,這一次被NTR的主角,是你自己。

    在被帝國俘虜?shù)臅r間里,帝國軍將領巴爾,愛上了悠悠。而悠悠也在被俘虜?shù)钠陂g,接受了巴爾的求愛。悠悠和從前一樣,喜歡騎著飛龍兜風,只不過,飛龍不再是你的沙拉曼達,而換成了巴爾的坐騎。悠悠掛在嘴邊的話,也從“沙拉曼達好快”變成了“好快,比沙拉曼達還快”。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悠悠甚至帶著巴爾,去了你們曾經(jīng)去過的那座教堂。在告訴巴爾那段傳說后,主動告訴巴爾“我愿意”,并帶著巴爾走進教堂,許下神圣的誓言。而那個誓言,本來是她和你曾經(jīng)的承諾。

    你也許可以理解這段感情。如果說作為飛龍騎兵隊隊長的你,勉強稱得上二三線城市的“高富帥”。那么身為帝國軍將領的巴爾,大概就是北上廣的“高富帥”。更讓你難以反駁悠悠的,是巴爾確實比你優(yōu)秀。如果他上“非誠勿擾”,估計比你還要多亮上五六盞燈。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你當然不能接受,無論怎么說,巴爾畢竟是敵軍將領??稍诤髞淼墓适吕铮蜖柫私獾降蹏姷谋┡?,選擇成為你的戰(zhàn)友,你沒有了反駁悠悠的最后一個理由。

    率領部下起義的巴爾,為了守護他和悠悠的誓言,在被帝國軍逼至絕境時,選擇了死守教堂。你在危急關頭趕到,幫助巴爾化險為夷。久不見情郎的悠悠,在你面前和巴爾緊緊相擁,并和你訴說了一段暴擊帶真?zhèn)摹爸阅c”。

    “一直以來,多謝你的幫助,XX君。和你在一起時真的很快樂,但那畢竟是過去了。成為大人,是件多么悲傷的事情啊?!?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巴爾也順帶著感謝了你對悠悠的照顧,你目送著兩人步入教堂深處的身影,感受到了“成為大人的悲傷”。巴爾和悠悠新婚當晚,悠悠甚至請你為他們在新房外守門。很快,你失戀的消息就傳遍了軍營,袍澤們都來安慰你。當然,那些“聽說你失戀了是真的嗎”的安慰,只會在你的傷口上撒鹽。

    后來你在召集作戰(zhàn)時,看見巴爾慌亂跑出悠悠房間,而房間里則傳出悠悠的嬌嗔“真是的,什么事這么忙啊”。也會在軍隊里聽到有人討論“悠悠公主的房間,晚上會傳出很大聲、很痛苦的聲音”的八卦。

    這些消息,使你本來就不平衡的心態(tài)雪上加霜。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還沒有。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在最終決戰(zhàn),覺醒圣龍血脈的悠悠發(fā)出“大家,請把你們的力量借給我”的呼聲,并告訴你“XX君,我知道已經(jīng)被你討厭了。可是,你還是我重要的人。即使只有現(xiàn)在也好,請把你的力量借給我”。

    出借力量后精疲力竭的你,在決戰(zhàn)后倒在了戰(zhàn)場。悠悠卻對你不屑一顧,和巴爾轉過身去享受勝利的喜悅,就連一句對白都沒有施舍給你。在故事的最后,巴爾遭人刺殺,悠悠成了寡婦。而你則辭去職位,和飛龍相伴踏上旅途。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在網(wǎng)絡上還流傳著這樣的結局,在巴爾死后,悠悠找主角復合。但本著“兄弟妻不可欺”的原則,主角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悠悠。可悠悠轉身就去找了另一位“高富帥”成婚,還讓主角繼續(xù)做她的護衛(wèi)。主角因此灰心喪氣,和飛龍?zhí)ど下猛???蛇@塊心病始終糾纏著他,最后他染上酒癮,在酒吧附近臭氣熏天的巷子里,墮落成一名酒鬼,了此殘生。

    我不知道第二個結局是否屬實,它讓我想起了一點李尋歡和龍嘯云的故事。但劇本寫作給玩家“下套”這件事,確實千真萬確。在《圣龍傳說》的游戲開始前,玩家可以給角色自定義名稱。當玩家給排在第四位的女主角自定義名字,系統(tǒng)會提示玩家最好輸入“自己喜歡的女孩”名。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這幾乎把惡意擺明了?;忌稀八沟赂鐮柲ΠY候群”,不顧殺父之仇和滅國之恨,愛上敵方陣營將領的悠悠,都確實地背棄了曾經(jīng)和主角的承諾,更做出對主角“用完就扔”的舉動。而如果做出這一切舉動的“悠悠”,還頂著玩家暗戀女孩的名字。那么制作者對玩家的惡意程度,無異于在《最后生還者:第二章》游戲開始前提示玩家,最好把喬爾的名字,改成親生父親。

    此后,悠悠成了臭名遠揚的,“SE三大惡女”之首?!妒垈髡f》也憑借悠悠這個角色,獲得了大量玩家關注。但“SE三大惡女”的故事并沒有終止。就像四大天王有五個一樣,“SE三大惡女”其實算下來,應該有4個。雖然悠悠常年穩(wěn)坐第一,但其他幾位惡女,也各有各的“惡”。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SE三大惡女”中“資歷”最老的一位,當數(shù)1989年Game Boy上,《沙加:魔界塔士》的女性角色米雷耶。這位“惡女”做過什么呢?簡單地概括,就是不僅自己蠢,還連累別人。

    《沙加:魔界塔士》的游戲故事,發(fā)生在一座連接多個世界的巨塔中。當主角一行人到達巨塔第十層,救下了一個妹子。這個妹子加入主角隊伍后,告訴主角自己的伙伴已經(jīng)全部戰(zhàn)死,還有個妹妹也被敵人抓走,希望主角幫忙救她。而這個妹妹,就是米雷耶。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等主角一行人歷盡艱險,見到了米雷耶準備營救時,卻發(fā)現(xiàn)米雷耶早已加入了敵軍陣營。她給出的理由是“原來的隊伍弱到讓我受不了”,選擇和主角對抗。在后來的故事里,反派頭目準備殺了米雷耶,但當初我們救下的姐姐,卻用生命救了妹妹。

    如果說米雷耶的故事,還能歸類到對強者的盲從,那么,下一位“SE三大惡女”,就有些不講道理。她是1994年SFC上RPG名作《LIVE A LIVE》中的一位公主(又是公主)艾莉西婭。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LIVE A LIVE》的游戲設計,即使在今天也仍可以說很有創(chuàng)意。7個不同的劇作,為游戲編寫了7個故事,7個故事根據(jù)時代的不同,對應的主角也不同。而艾莉西婭出現(xiàn)在游戲的中世紀故事中。

    中世紀故事的主角在游戲開始,就擁有王國英雄的身份。他通過比武招親,贏得了公主的芳心。緊接著就是那種經(jīng)典的“魔王抓走公主”橋段。但有趣的是,本作主角的經(jīng)歷,比起那些故事中的勇者,有了變化。

    在主角找到并殺死魔王后,才發(fā)現(xiàn)他中了一個幻術陷阱。那個被砍死的“魔王”,其實正是主角的岳父——國王。后來,主角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在尋找公主的旅程中,一路上不僅要對付魔王的爪牙,還要應付王國的追殺。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在旅途中加入的伙伴,賢者,在旅程中死去。死前,賢者告誡主角“要相信人類”。靠著賢者的這句話,主角一路越過了人類的圍追堵截,擊敗了魔王的四大統(tǒng)領,來到了真正的魔王面前。

    雖然有些曲折,但畢竟故事好像到了高潮。按照“常理”,接下來自然是主角擊敗真正魔王,奪回自己名譽,并且救回公主的故事。可當然,能夠成為“SE三大惡女”的這位公主,以及來源游戲的劇情,自然不會這么簡單。

    在終戰(zhàn)時,主角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魔王是自己多年相交的摯友。摯友坦言,他是因為愛慕公主,嫉妒主角才假扮成為魔王,并制造了一系列騙局。主角所蒙受的一切苦難,也都是拜他所賜。在殺死繼承邪惡力量的摯友后,故事開始了“高潮”。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被囚禁的公主,出現(xiàn)在了山頂,準備擁抱她的主角,被公主突然的一句“不要過來”放棄了思考。此時公主開始打出高額輸出。她為死去的主角摯友感到不公,抱怨主角根本不理解這位摯友的痛苦。并天真地堅持相信,是主角的摯友拯救了她。

    緊接著,公主選擇了根本不給主角解釋的機會,直接從身上拿出匕首刺向自己,并在自殺同時,發(fā)表了最后的遺言。她對著已經(jīng)死去的主角摯友,溫柔地說“以后你再也不會受苦了,因為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然后和主角摯友一起倒在了血泊中。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這就是“SE三大惡女”之一,艾莉西婭公主的“魔王山一戰(zhàn)成名”。后來,沒有任何可相信事物,不僅遭到世人誤解,還被最親密之人背叛的主角,再也不相信任何事物。他走上魔王雕像前,成為了真正的魔王。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LIVE A LIVE》的最終章,就是其他時代的主角,攜手打敗中世紀主角,也就是最終BOSS新任魔王的悲傷故事。而那個最終魔王的最強技能,就有著“艾莉西婭”公主的名字,可見公主對主角的傷害,有多么深。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相比這幾位“惡女”,來自《最終幻想8》的莉諾雅也在“SE三大惡女”之列,但她反而只是對感情,有些過于灑脫,在和前男友藕斷絲連的同時,還不忘撩動悶騷主角斯考爾的心弦。雖說確實也讓玩家有過一段不適期,但大體上,確實沒有上面那幾位“惡”。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不難發(fā)現(xiàn),“SE三大惡女”的傳說,都發(fā)生在那些老游戲上。如今的游戲,少了很多當年一些毫無道理的“強行喂屎”劇情。人們當然不是不能接受故事以悲劇收尾,如果真是這樣,那么莎士比亞的作品,也不會流傳至今。但能接受悲劇,并不意味著能毫無理由的“喂屎”。很顯然,“SE三大惡女”的故事流傳至今的事實,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這點。

    魯迅概括悲劇為“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句話常常被人們提起,但出處《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并非是為了講解戲劇知識而作。所以,僅僅單純地將這句話奉若圭臬,是會產(chǎn)生歧義、偏頗,甚至引發(fā)錯誤理解的。

    在那些優(yōu)秀游戲的悲劇結局里,曾經(jīng)有過輝煌歲月的重要角色們,從未出現(xiàn)強行寫死的狀況。以R星的《荒野大鏢客:救贖2》舉例,悲劇結局契合了整場游戲的情感基調(diào)。也直接點出了游戲主題——時代向前發(fā)展。當然,你也可以對亞瑟·摩根的故事,對范德林德幫的結局,有另外的理解。比如“邪不壓正”什么的,可不要忘記,正是因為故事足夠優(yōu)秀,才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當大幕拉下,重要角色告別時,玩家必然會感到不舍、悲傷甚至痛苦。但如果劇作符合邏輯,玩家的感受,也不會局限在悲傷中。他們會想起此前的種種預兆,看見一段簡潔明了的因果,然后回憶起這個角色的過往。而此時,即便那個角色已經(jīng)死去,但他們的形象卻會更加有血有肉。

    誠如《馬克思佩恩》里的主角,明明是一名警探,卻因為恪盡職守,導致妻女雙雙身亡。自此,馬克思佩恩陷入了無盡的痛苦,為了復仇開啟“殺神”模式。而妻女死亡、被人誣陷的前置條件,都是為了更好地塑造出一個Max pain的Max Payne角色。玩家的敏感神經(jīng),隨著凄慘開局被撩撥。也正因為那些前置條件,那一瓶瓶止疼藥 (Pain killer),無時無刻暗示玩家主角的痛苦。才讓那些在子彈時間里,射出的槍火,顯得愈加酣暢淋漓。

    25年前的這款游戲,比《最后生還者:第二章》還惡心玩家

    相比之下,《刺客信條4:黑旗》里,愛德華和寒鴉號上弟兄們的落幕,和“大鏢客2”的故事,有些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是范德林德幫,還是寒鴉號,正因為伙伴們曾經(jīng)的輝煌,當日落西山,游戲角色的影子,才會在落日余暉下逐漸拉長,直到玩家心底。這樣的優(yōu)秀悲劇,帶來的并非是簡單粗暴的痛苦,而是緩慢又厚重的無力感。

    除開塑造劇情的考量,游戲劇作個人的風格,也是影響劇情走向的重要因素。在上述的4位“SE三大惡女”里,有2位的劇作,都是野島一成。從《圣龍傳說》到“最終幻想”系列知名劇作,從“強行喂屎”到開放式結局。這位編劇顯然隨著制作經(jīng)驗的成長,領悟到優(yōu)秀作品里,通過“毀滅”給玩家更深印象的手法中,更加正確的“毀滅”用法。

    當然,如果有人僅僅理解了“毀滅”,將簡單又強行地,讓角色“領便當”,當做升華作品高度的手段。還覺得自己天縱之才,那可就真“沒好果汁吃”了。

    我當然是在說《最后生還者2》的編劇兼副總裁,Neil Druckmann。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