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點
2021-09-19
對于索尼的忠實玩家而言,最近的消息可能讓他們覺得有些“喜憂參半”。喜的是,以往發(fā)布會上光放個Logo,不發(fā)表內(nèi)容的“戰(zhàn)神”系列新作,終于有新消息了——在9月10號的Playstation Showcase活動上,索尼冷不丁地放出了“戰(zhàn)神”新作的實機演示,并將新作命名為《戰(zhàn)神:諸神黃昏》;憂的是,雖然實機演示展示的部分劇情和戰(zhàn)斗場景,足以讓“戰(zhàn)神”系列的粉絲們熱血沸騰,但片尾突然出現(xiàn)的黑人女孩,卻著實像一盆涼水,澆滅了部分粉絲的熱情。
索尼和《戰(zhàn)神:諸神黃昏》在演示結尾弄這么一出,很難不讓人想到,最近在歐美娛樂圈和游戲圈中大行其道的“政治正確”。事實上,國內(nèi)外網(wǎng)友討論這個問題,也大多聚焦在這個黑人女孩出場的合理性。
根據(jù)圣莫尼卡工作室在《戰(zhàn)神:諸神黃昏》中的設計,這個黑人女孩的名字是安格爾伯達(Angrboda)。結合游戲劇情的故事背景北歐神話,這個小姑娘可是大有來頭——在北歐神話中,安格爾伯達是邪神洛基的情婦,巨狼芬里爾、巨蛇耶夢加得、以及死神海拉的生母,同時也是阿薩神族對頭巨人族的一員。
再將這些與“戰(zhàn)神”系列前作埋下的伏筆結合,咱們奎爺?shù)膬鹤?,那個在玩家中人氣極高的小正太阿特柔斯,長大后就會與安格爾伯達成雙成對。這下,很多玩家都不干了,瘋狂指責圣莫尼卡工作室為了強行“政治正確”而瞎來。他們據(jù)理力爭的一個點,就是“北歐神話里從未存在過黑人”。
這個外國老哥表示討論的北歐神話里沒有黑人
不少外國網(wǎng)友也是在游戲制作人員的推特下,表達安格爾伯達采用黑人形象的不合理,并試圖解釋北歐神話中確實沒有黑人?!稇?zhàn)神:諸神黃昏》的編劇兼劇情負責人Matt Sophos,其推特就成為了網(wǎng)友反饋“轟炸”的“重災區(qū)”。
Matt Sophos回答網(wǎng)友的質(zhì)疑
不過,Matt Sophos很明顯也有些“上頭”。對于網(wǎng)友們的質(zhì)疑,他采取了“彈幕最多的方式”——“對線”。于是,玩家們對于圣莫尼卡工作室,將安格爾伯達設計成黑人的舉動,更加不滿了。
Matt Sophos的話簡單翻譯就是“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
國內(nèi)玩家雖然不太好直接問候Matt Sophos,但在各大網(wǎng)絡社區(qū)里,對安格爾伯達膚色的討論,早已炸開了鍋。覺得安格爾伯達不該是黑人的一方暫且不談,有意思的是,國內(nèi)還是有一些玩家認為安格爾伯達被設計成黑皮膚,還是有根據(jù)的。而證據(jù),則同樣出自北歐神話的相關設定,算是經(jīng)典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
圖源:知乎
不過,即使壁畫中安格爾伯達的膚色為黑色,能解釋圣莫尼卡工作室為何會將游戲中的安格爾伯達設計成黑色皮膚,但其頭上的臟辮以及黑人標志性的厚嘴唇,卻又很難講清。玩家不是不能接受黑色皮膚安格爾伯達,但強行因為黑色皮膚,就把她整成黑人,不還是變著花玩“政治正確”嗎?
不得不說,在這場有關神話和人種的考究中,一些玩家確實拿出了吃奶的勁。無論是從歷史學角度上的“奧丁時代就有黑人三角貿(mào)易”來反證沒有北歐神話無黑人;還是地理學角度上的高緯度氣候差異;乃至生物進化學上的非洲和北歐區(qū)域住民的形態(tài)體征差異,都成為網(wǎng)友們爭論的有力論證。先不管網(wǎng)友們討論的結果如何,光是看網(wǎng)友們的發(fā)言,那也是著實漲了一波知識。
一些網(wǎng)友甚至還惡搞起來,通過各種圖像編輯軟件,將安格爾伯達的膚色、發(fā)型、五官特征,都修了一遍——當然,“精修”過的安格爾伯達對比原版更受玩家歡迎,畢竟“PS大法”的威力,知曉的網(wǎng)友大多是明白的。
玩家們這次對安格爾伯達的反應這么大,很大程度上,得歸咎到“忍了一年又一年”的“政治正確”上。歐美所謂的“政治正確”分為數(shù)種,但安格爾伯達的黑人女性形象,則能稱得上是諸多“政治正確”的一個小合集??吹綒W美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和游戲,都開始主動迎合“政治正確”,就連索尼游戲的招牌“戰(zhàn)神”系列,都不能免俗,那的確是讓玩家們覺得“麻了”。
玩家“麻了”是肯定的,畢竟我們已經(jīng)見過太多的作品在強行搞“政治正確”。在今年7月,迪士尼就因為官宣真人電影《小美人魚》的選角,而被卷進了“政治正確”的輿論漩渦——在《小美人魚》真人電影中,迪士尼啟用了黑人歌手哈莉·貝利作為小美人魚的演員,令很多網(wǎng)友大為不解,甚至出現(xiàn)了抵制行為。
有趣的是,迪士尼早在1989年,就播出了《小美人魚》的動畫電影。在給真人電影預熱的時候,迪士尼還放出了片場照想要Cue一下動畫中的經(jīng)典場景,但當網(wǎng)友們看到這些片場照時,黑色皮膚與棕色長發(fā)的小美人魚,著實把本屆網(wǎng)友給當場整蒙了。
這里并不是說哈莉·貝利出演的小美人魚有什么不好,只是照片給人的第一感覺太過震撼,網(wǎng)友們的腦子也因為“政治正確”,喪失了一部分思考功能。
動畫里的小美人魚,那可是地地道道的白色皮膚加紅發(fā)大眼。迪士尼突然“致敬”動畫,硬將兩者進行對比,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也只能說是弄巧成拙。
不過,迪士尼在真人電影的選角上,似乎就是不想按著原版來。在以經(jīng)典童話《白雪公主》為藍本,改編的真人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迪士尼就啟用了拉丁裔女演員瑞秋·齊格勒來飾演白雪公主。
事實上,瑞秋·齊格勒的底子并不差,甚至還在迪士尼的官方舞臺劇上出演過白雪公主一角,有著充足的表演經(jīng)驗。但迪士尼剛剛因為《小美人魚》的真人電影,陷入“政治正確”漩渦,因此這次《白雪公主》的選角也難免會讓人聯(lián)想到“政治正確”。再者,按照童話原本的描述,瑞秋·齊格勒與白雪公主的固有形象,確實有著一定的差距。
無論是小美人魚、白雪公主,還是一開始提到的安格爾伯達,都是神話或者童話故事里,虛構出來的角色。既然是虛構出來的角色,制作方硬是要強行“解構”,整個黑皮膚的角色出來,那也沒有辦法。但是,在一些有著歷史背景,并且參照真實歷史人物的真人劇,官方再強行把角色設定為黑人,那就太過于“不講武德”。
然而,這種事還真有。英國電視臺在今年,播出了由真實歷史改編的電視劇《安妮·博林》,記錄了這個英國知名王后的一生。但離譜的是,飾演主角安妮·博林的,竟然是個黑人演員。這下,想不把這一舉動歸結為“政治正確”都難。順帶一提,國外網(wǎng)友給這部劇的打分極低,甚至刷新了IMDB上的劇集最低分記錄。
安妮·博林王后作為國王亨利八世的妻子,一代天驕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生母,無論是生平事跡還是舉止言行,那在史料上都是有章可循的。至少在當時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下,亨利八世不會娶一個黑人女子做王后。這部電視劇搞這么一出,就擺明了是在迎合“政治正確”,而且做法極其簡單粗暴,不加思考。
說不定,英國在以后制作伊麗莎白一世的電視劇時,也會把她定為一個黑人。畢竟生母都變成黑人了,這膚色遺傳下來,就更顯得有理有據(jù)了。
拋開影視行業(yè),在游戲行業(yè)里,各種“政治正確”的因素,也是屢見不鮮。但這種表現(xiàn)往往會更加復雜。以文章開頭的安格爾伯達為例,“黑人”“女性”這兩個元素,就代表著“種族歧視”和“女權”兩大“政治正確”。另外,游戲相比于影視劇,設定更自由,也更容易迎合“政治正確”。
比如,在游戲中有意增加黑人角色,或是增加黑人角色的戲份,這些游戲開發(fā)商都是可以輕易做到的。對于這類“政治正確”,玩家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不好深究。玩家于游戲中更在意的一類“政治正確”,往往與“女權”有關,比如各類女角色服裝的和諧,以及不太好看的女角色和黑人女性。
胸和腿都被遮住了
比如《質(zhì)量效應:仙女座》,就由于游戲中的女性角色實在是難以入眼,被很多玩家戲稱為“質(zhì)量效應:丑女座”。
不過,這次《戰(zhàn)神:諸神黃昏》中的安格爾伯達,算是踩了好幾個“政治正確”的坑。
聊回《戰(zhàn)神:諸神黃昏》本身。玩家會在“安格爾伯達膚色”這件事的討論上,展示出空前高漲的積極性,不僅是因為這件事本身足夠離譜,還因為“戰(zhàn)神”IP自帶的廣泛影響力。說到底,安格爾伯達只是網(wǎng)友們討論《戰(zhàn)神:諸神黃昏》的一環(huán),有很多網(wǎng)友通過實機演示關注的,仍是玩法與劇情。比如奎托斯與兒子阿特柔斯的關系,阿特柔斯的成長與其對北歐神族的影響等。事實上,對于一些玩家而言,只要游戲好玩,安格爾伯達是什么膚色對于他們而言,就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問題。
圖源:知乎
不過,根據(jù)圣塔莫尼卡工作室的慣例,這次的《戰(zhàn)神:諸神黃昏》又換了制作總監(jiān),因此玩家們對新作質(zhì)量的態(tài)度,可能會更加敏感。再者,這次游戲的人設,確實也很奇怪,除了安格爾伯達被設計成黑人外,大名鼎鼎的雷神索爾,也被設計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
這也許只能算是圣莫尼卡工作室的惡趣味,但也著實讓玩家在《戰(zhàn)神:諸神黃昏》的人設上,提心吊膽。
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話題度很高的黑人武士。大體是在日本戰(zhàn)國時期相關的游戲或影視作品中,織田信長身邊總有著一位叫做彌助的黑人武士,甚至在本能寺的劇情里,代替了以往森蘭丸的位置。
網(wǎng)飛動畫里的彌助
結合現(xiàn)在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很多網(wǎng)友理所應當?shù)貙浿鷼w結為“政治正確”的產(chǎn)物。
然而,事實卻是日本戰(zhàn)國時期,織田信長身邊真收留了一個黑人武士,并給他起名為彌助。根據(jù)《日本教會史》以及《信長公記》的記載,彌助本是西方傳教士的奴隸,后來被織田信長看中,傳教士便將彌助賣給了信長。其中,甚至還有著信長不信天生有黑人,于是用水使勁洗彌助身體卻沒用的趣事。之后,彌助被信長賜予武士身份,并讓他充當侍。只不過在本能寺之變后,他就如同隕落的信長般,沒有了音訊。
當時有關彌助的繪畫
不過,就算彌助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那又怎么樣呢?雖然這的確解開了部分玩家,對于游戲中出現(xiàn)黑人角色的疑惑;但是,玩家在在面對“政治正確”時所產(chǎn)生的那種麻木,又怎么是一個彌助,就能解決的?
對于這種麻木,也沒有什么好去糾正的。畢竟現(xiàn)在大部分玩家看到所謂的“政治正確”,都已經(jīng)放棄思考了。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