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 單機游戲不得不說的故事!
- 來源:新浪網(wǎng)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最終幻想》為什么叫《太空戰(zhàn)士》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游戲名字翻譯風格跟大陸有所不同,比如《生化危機》又叫《惡靈古堡》,《怪物獵人》叫《魔物獵人》等等,很多名字都不一樣但都可以接受。唯獨大陸的《最終幻想》在臺灣叫《太空戰(zhàn)士》。我們知道《最終幻想8》確實有一丁點太空的內(nèi)容,但是這個系列作品中絕大多數(shù)的情節(jié)都是在地球上發(fā)生的,為什么它非得叫《太空戰(zhàn)士》呢?
FF7的故事并不是發(fā)生在地球上,但是自始至終都沒出現(xiàn)太空場景
我們在某知名最終幻想論壇看到轉(zhuǎn)自巴哈姆特的譯者的自白:
偷偷告訴你們,不可以打我。
FF會被翻譯成太空戰(zhàn)士,我想我應該要負一半的責任。
當初在華泰書局(臺灣最早從事電玩雜志及攻略本翻譯,大概有15,6年了)擔任編輯時,F(xiàn)F不知應翻成何種名稱,老板看了看照片,就隨口說就叫太空戰(zhàn)士好了(因為出版速度快,當時只知道是RPG,而沒有任何內(nèi)容的資料),從此名稱便定下來了,雖然在之后Fami通報導了進一步的消息,但是卻又未將名稱作修正(早期的確是如此的),從此以后蕭規(guī)曹隨,后期所有的雜志都就這個名字了。
下面這一段是出自某大型論壇的材料:
Hi !!
這個問題在8年前FF2出來時有人問過,雜志社的翻譯者說,在試玩FF1時,有一個重要的NPC,是外星人遺留下來的機械人,所以呢,就翻成"太空戰(zhàn)士"啦!!之后呢,就只好叫太空戰(zhàn)士2代,太空戰(zhàn)士3代,....4代.....7代...。
翻譯者留
雖然上面這些材料的真實性我們沒法一點一點去考證,不過很容易看到,在上世紀80年代極有可能因為信息科技不發(fā)達,和來自雜志社方面的壓力等等原因,導致《最終幻想》被翻譯成《太空戰(zhàn)士》。
可問題是,會有多少玩家在買《太空戰(zhàn)士》之前認為它是一款描寫在太空中戰(zhàn)斗的游戲呢?又有多少玩家在玩穿之后在心中默默地想這游戲是不是在坑爹?《太空戰(zhàn)士》這名字真的是一個不怎么好笑的笑話。小編小時候在知道了《太空戰(zhàn)士》是怎么回事之后養(yǎng)成了這樣一個習慣:在看到游戲中文名之后,一定要再好好看看英文名和游戲介紹!
《半條命》譯名背后的隱情
《半條命》,英文名叫做Half-Life,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FPS游戲系列,特別是其MOD包《半條命:反恐精英》給很多玩家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不過《半條命》這個名字是有那么一點問題的。
如果你去查英漢詞典,那么應該很容易就可以查到,Half-Life的直接解釋叫做“半衰期”!這是物理學上常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放射性原子核數(shù)衰變掉一半所需要的統(tǒng)計期望時間。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
另外《反恐精英》老玩家應該都可以注意到游戲中遍布“λ”這個符號。這并不是漢字“入”而是拉丁字母λ(大概讀音是lambda),這個“λ”就是衰期常數(shù),與游戲中黑山(Black Mesa)核物理實驗室所進行的實驗有關(guān)。
很顯然《半條命》這個名字是源于誤翻,從字面直譯的。而譯者的思路大概也可以想象得到:作為一個節(jié)奏很快的FPS游戲,一個疏忽很可能就會送命,相當于每個人只有半條命。事實上這個誤譯跟游戲本身的特點非常切合,也就一直這樣延續(xù)下來了。
《半條命2》這張圖上又叫λ2,跟一半的命其實完全不挨邊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