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里外對壘風暴—冷戰(zhàn)迷局中的“黑色行動”
- 來源:十大惡劣天氣
- 作者:batyeah
- 編輯:ChunTian
4、掌上行動中的黑色行動,是在五角大樓和中情局之間展開的
黑色行動的“大科技”
作為擁有強勁軍事實力和科技研發(fā)能力的國家,為了保障黑色行動的成功率,同時也是為了將行動暴露后給自己所帶來的一系列政治、外交被動降到最低,美國在相關(guān)支援保障裝備的投入上可謂是不遺余力,其核心就是圍繞如何成功進入任務(wù)區(qū),如何快速完成任務(wù),以及如何安全撤離這三方面來進行的。
在敵對區(qū)域的縱深位置部屬特工,唯一可行的運送方式是空降。但是在降到5000~7000米的跳傘安全高度時,巨大的引擎聲非常容易讓飛機暴露目標,即便傘降成功,人員過長的滯空時間,也很容易淪為敵方防空火力的活靶。理論上,最適合黑色行動的跳傘模式,就是讓特工在萬米高空離開機艙,下降到2000米以下高度后再開傘,在保證運輸機安全的同時,盡可能的縮短傘降事件,這就是“高跳低開式跳傘”(HALO Jump)。由于這種空降中的絕大部分時間內(nèi),跳傘者都處于自由落體下降,因此這一科目又被稱為“軍事自由落體”(Military Free Fall)。
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美國空軍上校John Stapp組織進行了如何讓高空轟炸機駕駛員在墜機過程中安全逃生的研究,個人用氧氣瓶、高度針和防護服等裝備正是這一計劃的產(chǎn)物,這也是HALO的前生。1960年8月16日,空軍上校Joe Kittinger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HALO,當時他離開機艙的高度是31400米。在越戰(zhàn)時期,MACV-SOG廣泛使用,當時這支部隊需要秘密進入老撾、緬甸和北越進行各種特種作戰(zhàn)任務(wù)。
在游戲世界中,第一個宣稱完成HALO的是MGS3中Naked Snake于1964年針對蘇聯(lián)本土的黑色行動。由于HALO過程中跳傘者會面臨缺氧、低壓、寒冷等致命因素,因此HALO的跳傘裝備要遠遠多于常規(guī)傘降,其準備過程也有很大差別:士兵需要在加壓后的機艙內(nèi)呆上至少半個小時,佩戴氧氣面罩呼吸純氧,以排除體內(nèi)的氮氣,否則極有可能在高空離開機艙后由于供氧不足而出現(xiàn)意識喪失的危險,現(xiàn)在我們知道為什么在《潛龍諜影3》的開頭,Big Boss在HALO前還大口抽雪茄制造“毒氣”,讓機組人員緊張萬分的原因了吧。
在間諜電影中,友軍救援直升機的出現(xiàn),就意味著主角已經(jīng)逃出生天。而對于在縱深區(qū)域從事隱秘行動的“黑色”戰(zhàn)士而言,直升機的400公里以下的時速,以及巨大的引擎聲,使得它成為了一種黑色行動中最不可靠的進入和撤離載具??梢栽谥鄙龣C和固定翼飛機之間“變形”的V-22“魚鷹”成為了最佳的黑色行動部署工具,在此之前,其實CIA早已經(jīng)擁有了可靠的地面人員回收裝置,這就是福爾隆低空回收系統(tǒng)(簡稱STARS)。
《潛龍諜影3》和《使命召喚——現(xiàn)代戰(zhàn)爭》系列的玩家,對STARS并不陌生:由一架大型運輸機(通常為MC-130E“戰(zhàn)爪I”型運輸機)和單人回收包構(gòu)成。在回收區(qū)域,機組人員把單人回收包扔下去,地面人員找到“口袋”后,穿上有懸吊裝置的服裝,用氫氣給氣球充氣,并使氣球上升到150米高度,然后背風坐在地上。飛機以120米高度、280千米時速從下風方向進入,機頭的“天勾”裝置抓住繩索,割去氣球并爬高脫離,同時用絞車把人吊起。
在飛機抓住繩索時人被用力往上一拉,可以瞬間升高到100米,從而避開樹木、山崖這樣的障礙物。MC-130E上裝備有兩門20毫米口徑6管火神加農(nóng)炮,以及兩挺40毫米口徑的機槍,這些被Naked Snake戲稱為“對付一個裝甲師也綽綽有余的火力配置”,足以提供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掩護特工的撤離。
STARS系統(tǒng)第一次投入使用即遭失敗,而這次失敗,恰恰就是新中國反諜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1952年在朝鮮戰(zhàn)場上焦頭爛額的美國政府為了挽回局勢,決定在中國東北進行一系列的破壞行動,以造成志愿軍大后方的不穩(wěn)定。SAD/SOG派出了一架安裝有STARS系統(tǒng)的C-47運輸機,運送特工到我國腹地進行顛覆活動。飛機剛剛準備進行人員投放,即被早已恭候多時的解放軍戰(zhàn)士擊落,兩名特工John T. Downey 和Richard G. Fecteau被生擒。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