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新技術(shù) > 新聞詳情

打破Intel的壟斷!細數(shù)AMD史上經(jīng)典的CPU

時間:2011-11-14 15:08:50
  • 來源:pconline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2011年10月,倍受關注的AMD新一代CPU -- FX系列(推土機)終于發(fā)布了,作為AMD醞釀已久、也是近十年來最大革新的CPU,自計劃宣布開始便受到網(wǎng)友的高度關注,并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再次“一鳴驚人”,以“FX”之名再創(chuàng)輝煌。

可惜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AMD FX的性能沒有達到預期,讓很多網(wǎng)友、尤其是AMD粉絲們非常失望……當然,AMD也有過很多經(jīng)典CPU,也有過打敗Intel的輝煌歷史,讓我們先忘掉當前的失望,回到過去,看看AMD最經(jīng)典的CPU、聊聊AMD那一段段光輝的歷史。

話說當年桌面CPU市場“群雄逐鹿”,Intel、AMD、Cyrix、IDT(其CPU品牌WinChip)多家廠商競爭,而Intel憑借著自身優(yōu)勢,在產(chǎn)品和市場占有率上均遙遙領先其他對手。

不過一年之后(1999年),AMD卻改變了CPU市場的格局,并開始為自己書寫一段段光輝的歷史,本文的故事就從這一年開始說起.......

1、1999-2000年,AMD Athlon的傳說開始......

1999年6月,AMD發(fā)布了一款改變CPU市場的產(chǎn)品,那就是基于K7微架構(gòu)的Athlon(速龍,俗稱:阿斯龍,代號:Pluto),Athlon、K7的傳說開始。

經(jīng)典產(chǎn)品:Athlon 500、Athlon 1000。

1999年,Athlon誕生,第一次超越Intel:

Slot A接口的Athlon, 它讓大家重新認識AMD

第一款Athlon基于Slot A接口,可能新一代用戶都沒見過吧,250nm工藝,500MHz主頻,200MH在的FSB,綜合性能超越同主頻的Intel Pentium III(代號Katamai),讓當時所有DIY用戶都為之震驚,當然最驚訝的莫過于Intel了。要知道上一代的K6-2/3,相比Pentium II還要差不少呢。什么叫“一鳴驚人”?這就是了。

安裝散熱器后的Slot A Athlon

Athlon不是沒有缺點,發(fā)熱量很大。另外,跟風Intel采用了Slot接口也是一大敗筆,半速二級緩存,過渡型接口,沒什么升級潛力,Intel很快又轉(zhuǎn)回Socket接口了。但是瑕不掩瑜,Athlon(Pluto)讓AMD在產(chǎn)品上第一次超越Intel,讓當時全世界PC用戶重新認識AMD,意義重大。

2000年,1GHz之爭,Athlon使AMD再獲勝:

Athlon(代號Orion),首次達到1GHz主頻

1999年底,Athlon(代號Orion)面世,是Pluto的180nm工藝改進版,仍采用Slot A接口,頻率止步1GHz。那時單核時代,頻率是CPU最重要的性能指標,而當時頻率逐步接近標志性的“GHz”,Intel和AMD想搶先發(fā)布1GHz的CPU。結(jié)果,這個標志性1GHz CPU在2000年3月由AMD首先發(fā)布,型號就是這款Athlon 1000。

在頻率競賽中,AMD Athlon首先達到1GHz,美名載入史冊

之后Intel發(fā)布了更高頻的Pentium III 1.13G,結(jié)果大規(guī)模出現(xiàn)問題,要緊急回收處理。這樣,AMD首先達到1GHz的美名被載入了CPU的史冊,AMD再次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是,此時Intel已經(jīng)切換到新Pentium III(Coppermine,銅礦),性能再次走在AMD前面,不過AMD已經(jīng)準備好產(chǎn)品應對了......

編輯點評:Slot A接口的Athlon,更多的是象征和市場的意義,實際上由于Intel的影響力、價格、貨源等因素,真正用上這批CPU的用戶不多。但是第一次超越Intel、首先達到1GHz的等事跡,讓大家重新認識AMD,對之后的市場造成深遠的影響。此時,Intel和AMD爭霸的CPU格局形成。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