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單機資訊 > 新聞詳情

游戲改編電影走入次世代 好萊塢格局被悄然改變

時間:2014-03-14 09:46:17
  • 來源:時光網(wǎng)
  • 作者:liyunfei
  • 編輯:liyunfei

根據(jù)同名游戲衍生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全CG電影

關(guān)鍵詞:CG動畫

作為起步期的游戲改編電影,街機改編就和游戲原作一樣,都缺少電影視聽元素的深加工,成品差強人意但有情可原。再加之主流街機游戲原產(chǎn)地都在日本,來到好萊塢水土不服也實屬正常。雖然游戲改編的真人電影口碑大多很差,但是CG動畫作品卻是另一番景象。

《最終幻想》就是典范,它的成功一方面在于系列游戲的精良品質(zhì)與深厚的玩家基礎(chǔ),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G動畫的形式讓電影與游戲“無縫對接”,觀眾也容易接受角色設(shè)定。搭配上類型化的故事與當時最先進的CG技術(shù),2001年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與2005年的《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都讓普通觀眾也可以感受到了游戲化電影的獨特魅力。

其他的像《鐵拳》、《生化危機》、《戰(zhàn)錘40K》等等都有各自的CG動畫,質(zhì)量雖然良莠不齊,但相比起難以兼顧好游戲粉絲與觀影大眾的真人化電影,卻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作的經(jīng)典要素。除了改編CG外,一些沒有電影計劃的3A級游戲大作也紛紛制作二維動畫來試水,用成本低、定位明確的游戲改編動畫填補了粉絲們觀影空白。像《光暈》、《死亡空間》、《質(zhì)量效應(yīng)》、《龍騰世紀》等大作都有對應(yīng)的改編動畫。

注:3A級游戲是游戲業(yè)常用概念,指由大型開發(fā)團隊開發(fā)的高銷量高質(zhì)量的一流游戲作品。

《吸血萊恩》的誕生讓評論界怒不可遏

關(guān)鍵詞:黑手導(dǎo)演

游戲改編的爛片大多離不開一個人:烏維·鮑爾。此人是何方神圣?電影藝術(shù)上,這位德國導(dǎo)演是“金酸梅獎”的???。他的作品“部部驚心”,不僅在制作上鮮有致敬原作的意思,拍攝手法更是糟爛無比。人品也不怎么樣,他曾經(jīng)約了5個臭罵過他的影評人在擂臺上決斗,并狠狠得將這5個影評人揍了一頓。

市面上的經(jīng)典游戲幾乎都被他糟蹋了遍。他的成名作《吸血萊恩》有多爛?《綜藝》雜志打了0分。他改編的其它作品也半斤八兩。育碧公司出品的《孤島驚魂》游戲是當年的年度最佳FPS(第一人稱射擊)游戲, 在他改編下,成為了一部山寨DV。他甚至改編過本來就聲名狼藉的游戲《喋血街頭》。于是,誕生了《郵政恐怖分子》這樣的“杰作”。

另一位改編黑手則是一位波蘭導(dǎo)演安德列·巴柯維亞,此君曾指導(dǎo)過李連杰主演的好萊塢影片《致命羅密歐》。而這位攝影導(dǎo)演搞砸的片子,恰恰是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鼻祖—《毀滅戰(zhàn)士》的電影版,雖說片中結(jié)尾部分的第一人稱長鏡頭被粉絲津津樂道,恐怖氛圍營造出彩,但無奈情節(jié)十分混亂,淪為了爛作。另一部由他指導(dǎo)的爛片便是《春麗傳》,劇情依舊混亂不堪,游戲中性感的春麗竟然變成了“女漢子”。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部之外,也有一些游戲改編處在不上不下的尷尬境遇,如改編自PS游戲的《馬克思·佩恩》,導(dǎo)演約翰·摩爾身陷原作的陰郁基調(diào)不能自拔,以至于拍出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意識流”作品。《殺手47》在攝影上非常出彩,但角色性格塑造無力,劇情更是平淡如水??梢姡词褂螒虮旧碛兄暾膭∏楹腿宋?,改編后僅僅在形式上出彩仍是遠遠不夠的。

超級英雄啟發(fā)游戲業(yè) 游戲電影開始新革命

 在2013年暴雪嘉年華上曝光的《魔獸世界》電影概念圖

2008年由漫畫巨頭漫威(Marvel)成立的漫威影業(yè)獨立投資的首部電影《鋼鐵俠》橫空出世,不僅票房上賺得盆滿缽滿,也贏得了影迷和漫迷們的一致好評,從此開啟了超級英雄電影的新格局。

可見,如果無法在制作上獲得獨立,不管是漫畫改編電影還是游戲改編電影,想要成功地打出自己的亞文化品牌,躋身于主流電影市場完全是杯水車薪,如今漫畫改編電影咸魚翻身,接下來該輪到游戲改編電影觸底反彈了。

于是像育碧這樣擁有眾多優(yōu)質(zhì)游戲資源的公司,接連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工作室。如今《刺客信條》、《波斯王子》、《英雄無敵》等招牌系列都要被搬上大銀幕,甚至連還未發(fā)行就紅的發(fā)紫的駭客題材《看門狗》也被納入到了改編陣容中。

《魔獸世界》電影版曲折的改編之路和《光暈》一樣,充斥著游戲公司與制片廠商之間的理念沖突與制作矛盾。山姆·雷米和暴雪談崩、傳奇改嫁環(huán)球都是導(dǎo)致這部作品談判2010年才最終落戶的真正原因。而游戲廠商進軍電影行業(yè),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改編資源,“作者化”的獨立制作更是能為游戲改編電影市場帶來一場工業(yè)革命。

《神秘海域》游戲的電影版已經(jīng)確定了導(dǎo)演與編劇

游戲電影化反作用 好萊塢“第四金礦”改格局

游戲電影化如今已經(jīng)不再是一種趨勢,轉(zhuǎn)而升級為了不可缺失的制作流程,進入次時代,隨著游戲的影像體驗逐漸逼近電影,一款3A級大作憑借自身優(yōu)異的人設(shè)、劇本和美術(shù)也給了改編電影明確的影調(diào)定位。

同時,游戲廠商成立自家工作室,全權(quán)負責旗下作品的改編制作,不僅可以擺脫好萊塢體制對游戲改編的種種束縛,改編作品也能為游戲廠商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利益。漫畫改編電影用集合了所有商業(yè)元素與原作精髓的超級大片躋身為主流文化,這也是游戲改編電影的努力方向。

在未來,隨著像《魔獸世界》、《刺客信條》、《神秘海域》這樣的超級大作登場,或許能讓游戲改編電影成為下一種被大眾廣泛接受的大片類型,成為好萊塢電影繼青春文學(xué)、經(jīng)典翻拍、漫畫改編后的“第四金礦”。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