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時事焦點 > 新聞詳情

電影中那些末日情結(jié) 人類被怪獸核爆等虐個痛快

時間:2014-03-24 12:24:42
  • 來源:時光網(wǎng)
  • 作者:liyunfei
  • 編輯:liyunfei

No.2:《微光城市》 (2008,電影)——地下城

同樣是未來,由于人類遭受了重大的浩劫,為數(shù)不多的人們從地上轉(zhuǎn)而進(jìn)入地下生活。這座龐大的地下城市最初的設(shè)計僅能維持200年的運作,城市里面只有燈光作為唯一的照明工具。雖然比起《十二只猴子》的地下聚居城市條件要好上不少,不過殘存的人類日益變得保守,謹(jǐn)小慎微到對外部世界形成禁忌的地步。電影中燈光作為城市的動力源群,人類社會的支柱正在走向能源耗盡,同時也在警告著人們這座供他們生存多年的“方舟”將要壽終正寢,唯有打破顧慮積極探尋,才能迎來全新的世界。

No.3:《進(jìn)擊的巨人》 (2013,TV動畫)——圍城

來歷不明的巨人族群將人類文明盡數(shù)摧毀,殘存的人們構(gòu)筑起巨大的城墻和多重城鎮(zhèn)抵御巨人們的一輪輪強(qiáng)攻。然而這看似樂土家園的方舟城池之中隱藏著太多秘密,人類一方面要為巨人們的襲擊擔(dān)驚受怕,一面又要洞悉城中的不平靜。方舟之下的暗潮洶涌與方舟之外的生死存亡連成一線,詭秘之下還很有“圍城”理論:有人想沖出去,有人想搭上船。

賽博朋克類

《黑客帝國》 (1999,電影)——虛擬

在沃卓斯基姐弟的世界觀中,諾亞方舟可能是另外一副樣子。人類被機(jī)械人與人工智能全殲,為了保留最后的一絲文明痕跡,被迫與后者簽訂協(xié)議,放棄地球之主的地位成為硅基生命體的能量來源。對于大多數(shù)被洗腦,從一開始就沉溺于MATRIX虛擬世界的人來說,這幾乎就是他們的避世方舟。而對于另一部分所謂的覺醒主義者來說(也可以說這種覺醒也僅僅是MATRIX的一種多重應(yīng)變程序),人類最后的地下聚居地錫安城則是他們的諾亞方舟,更何況這個設(shè)定本身就來源于宗教文化。但不管怎么說,在這個奇妙的賽博朋克文本中,沒有誰真正的意識到諾亞方舟究竟在何處。

國家類

《日本以外全部沉沒》 (2006,電影 )——日本

筒井康隆這部在酒桌玩笑中誕生的科幻喜劇作品在2006年被搬上大銀幕,他向人們提出這么一種假設(shè):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大陸都沉沒,唯獨剩下日本這一塊最后的土地,而全世界人民與政府都蜂擁而至前往避難,將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影片以一種極盡惡搞的態(tài)度諷刺批判了眾多官僚政府體系、國際問題以及日本本身存在的社會頑疾。諾亞方舟式的巨型社會生態(tài)實驗在日本,這一本就光怪陸離的文化空間內(nèi)開戲,群像人物的丑態(tài)與末日語境下的滑稽荒誕交織其中,恐怕沒有哪種方舟變體比拿日本本土做映襯更好玩兒的了。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