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人性的時刻 《底特律:變人》總監(jiān)爆料新情報
- 來源:3DM新聞組-sherling
- 作者:sherling
- 編輯:ChunTian
根據康納在事前與事中的行動,任務將導向多種不同的結局,有犯人失去耐性與人治同歸于盡的失敗結局,有取得犯人信任解除人質危機或是出其不意殺死犯人的成功結局等。不論任務成功與失敗,各式劇情都匯進展下去,甚至就算康納死亡,游戲也不會因此而結束,而是斷了康納這條線而已。簡單來說就是游戲并沒有「Game Over」的設計,只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結局。
大衛(wèi)表示,上述的「重建模式」是只有康納才具備的能力,其他玩家可操作的仿生人角色都會根據其所設計的目的而有不同的能力存在,最初公布的卡拉當然也有,不過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當被問到為何會選擇以底特律為舞臺時,大衛(wèi)表示,自己是因為被底特律的歷史所吸引,眾所皆知底特律原本是美國汽車工業(yè)的重鎮(zhèn),但近年來因為汽車工業(yè)外移而嚴重蕭條與落敗,不過當地居民仍秉持著高度的熱情希望能重建該城市。因此他在構思故事時,就設想過去的汽車之城底特律未來會成為仿生人產業(yè)的重鎮(zhèn),于是將被境設定在這個城市。
在談到《底特律:變人》是否有受到特定作品啟發(fā)時,大衛(wèi)首先鄭重澄清游戲跟《機器戰(zhàn)警》完全沒有關系(編按:《機器戰(zhàn)警》的背景同樣是底特律),引來現(xiàn)場一陣哄堂大笑。在短暫思考之后,他表示自己有受到電影《關鍵報告》的啟發(fā),因為《關鍵報告》同樣設定在不遠的近未來,人類社會與現(xiàn)在并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但是卻受到足以顛覆人類既有認知的新技術衝擊。就游戲來說,明明仿生人外觀如同人類、能力如同人類、連思考都能如同人類,卻硬生生被加上諸多限制與標籤,被當成沒有人格的物件來交易,這樣的情境顛覆了以往人之所以為人的認知。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