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
2018-07-27
這個標題也許會引起一點誤會,不過本場話題并不想評論任何獲得高評分的游戲是否“實至名歸”,同時也尊重每個人心中的天下第一。
Fami通、IGN等“權威”媒體的評分在一款游戲的生命周期中總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玩家喜聞樂見,廠商也會在發(fā)售宣傳中驕傲的加上自己的評分展示。
經久不衰的GTA5和曇花一現的INSIDE放在一起,制作精良的曠野之息與Undertale擺到一塊,高分作品頻出的當下,我們到底該以什么樣的標準,去評價一款游戲的優(yōu)劣呢?
很高興看到你能在下方評論區(qū)留下自己的想法,同時請不要忘記:友善探討、理性思考。
簡單說下這次的話題,個人的意見是并不贊同話題題干的表述,也就是說,我并沒有覺得現在的媒體定義神作的下限越來越低,我反而覺得這個的標準變得愈加高了。
可能會有很多人好奇,明明正如話題題干所說,現在的所謂滿分神作游戲出現的越來越頻繁了,為什么你還會覺得媒體定義神作的下限沒有變的越來越低呢?
其實我們換個方向思考一下,把目光挪回九十年代,當時的滿分神作游戲在現在看來,也許確實比起當下媒體評價出來的滿分神作游戲要少上不少,但是在九十年代每一個時間段內誕生的游戲總數卻也是遠遠不及當下的,而且人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于事物的審美也是會不斷上升的。
我不能斷言當下的游戲就一定會比九十年代的游戲優(yōu)秀,但是對于非常依賴技術發(fā)展的游戲行業(yè)來說,這些依托于先進技術進行制作的游戲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早年間的游戲,再加上時間段內誕生的游戲數量大大提升,我們的整體游戲環(huán)境與游戲產出能力要遠高于之前的時代。
這也就印證了我上面所言,當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整體環(huán)境與產出能力愈加優(yōu)秀的時代中,從洪流中脫穎而出的閃耀藝術肯定是要多于過往年代的,就好像當你從一百個人內挑選一個優(yōu)秀的人那可能是困難的,但是要你從一萬個人中挑選十個優(yōu)秀的人那可能就很簡單了,可我們就能說因為我們挑選出來的優(yōu)秀的人變多了,所以我們的條件放寬松了嗎?
并沒有。
只是我們可以挑選的對象變多了,所以優(yōu)秀的作品也能更多的脫穎而出,我反而覺得我們現在的評價是愈加嚴苛的,因為無論是媒體還是玩家,我們的審美都是在不斷上升了,而審美的上升就意味著我們的標準是越來越高的。這對于游戲作品來說,在當下這個年代,成為滿分神作的門檻也會愈加的高。
所以,我覺得這個話題我很難去參加討論,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偽命題”,一個并不成立的問題。
這也正是我為什么不深入探討這次話題的原因。
(因為亂給神作評價被禁言一周)
我打算舉一個例子《Undertale》。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款游戲不僅在設計上是空前的,同時它也為獨立游戲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低成本小制作也一樣能站榮耀的殿堂上傲視群雄,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獨立游戲這個概念徹底被炒爛。不過這是好事,優(yōu)秀的獨立游戲能夠被主流媒體認可并取得超過部分3A大作的地位,諸多大廠開始扶持獨立游戲的開發(fā),制作人敢于放手揮灑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不必為經費、推廣等問題擔憂。得益于此,我們方能看到如今游戲產業(yè)百花齊放的盛景。
就上面這款元游戲而言,身為一款電子游戲它使用獨特的敘事結構給自己涂上了一層哲學色彩,一款有趣好玩的游戲還能調動玩家的大腦去思考,再沒有什么比這更棒的了。可是給一款游戲打分,應該有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禪ndertale》用詭異的表現手法彌補了畫面上的不足,同樣做出了優(yōu)秀的演出效果,所以我們就該忽視它畫質上的不足,并在這一項上給予它滿分的評價嗎?超現實主義的畫作脫離傳統創(chuàng)作手法依然能很好的傳達情緒,但它可沒有拋棄常規(guī)的繪畫技巧。
眾口難調,你的菜未必是我的菜,不過若是在聚餐時突然端上一碗螺獅粉,如何照顧其他人的感受。就算我再怎么不喜歡潛入游戲,潛龍諜影至少能讓我感到不明覺厲。我非常喜愛《Undertale》,但是對于那些完全提不起興趣體驗一款許多角度看都可以說是粗糙的復古游戲的人來說,怎樣讓他們相信,這是一款滿分神作。我們要合理的給出一款游戲客觀公正的評價,即便所有人都喜歡它,也要正視其真實存在的那一絲缺陷。為了博眼球而吹捧出無數所謂神作,也太不嚴肅了。
對于游戲評分這事兒,一千個人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是復雜且多變的,由于人與人之間喜好、思維格局、所處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同一樣事物在兩個人之間出現截然不同的反饋也不足為奇。即使權威如IGN,在《侏羅紀世界:進化》這款游戲上,兩個分部也是給出了4.8與8.4這樣相差懸殊的評分。
事物是立體的,然而評分卻是片面的。我們與其說滿分神作這個抬頭目前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倒不如說,如今隨著玩家與游戲開發(fā)商一同對游戲不斷地深入探索,一個簡單的數字,已經難以囊括整款游戲。
甲方就是爸爸!
據說明朝年間,有名家喻戶曉的李姓大廚。
和常人相比,他的菜入味均衡——咸淡、甘苦、酸辣均拿捏有度,被人們稱為「真正的美味」。
他為人謙和,常有妙語。當被問及在他心中,什么料理才能被稱為「美味」時,他緩緩說起了自己的三段經歷。
第一段是他16歲初次進城。此前他一直待在荒僻的鄉(xiāng)下,終日與家禽家畜作伴,在某次被當地鄉(xiāng)紳發(fā)現他能迅速記住菜譜,并將味道原封不動還原出來后。他被舉薦入京,在一家老店做學徒,鉆研與料理有關的一切。
那段日子,他在自家館子吃飯時,總是「美味」「美味」地叫著,他過去沒吃過這種精心調味,按流程工序制作的料理,這種新鮮與反差顛覆了他的認知。那些現在看來并不算什么的飯菜,卻給早年的李大廚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段是他32歲潦倒窮困的時光。料理天賦讓他很快便出人頭地,成為掌勺主廚。但年輕氣盛的他變得愈發(fā)目中無人,最終導致京城其它幾家飯館集體登門找茬。為息事寧人,他被自家門店除名,并被業(yè)內幾所飯店聯合封殺。打壓,封殺與急劇增長的生活壓力讓他走投無路。最終,他來到一家由兩位老人經營的早餐鋪,為他們打下手并負責店內事務。
「那時我東奔西走一個月沒吃好東西,鋪里的老者看我滿臉頹喪,精神不振,端給我一碗豆腐面疙瘩湯,配上一塊芝麻燒餅和一根油條。這頓飯實在是太美味了?!?
第三段是他60歲生日那天。從早餐鋪一步步積累,東山再起的他成了業(yè)內德高望重的前輩。李大廚吃過山珍海味,也吃過家常菜肴。但長期與灶火、食料打交道透支了他的味覺,因此晚年為他人做菜時,他總會少放一兩食鹽,半升醬油。他為別人做的飯口味均勻,為自己做的飯則咸的厲害,但后者對他來說,才是獨一無二的美味。
李大廚是料理界的權威,但這三段與「美味」有關的經歷,眾人聽后直搖頭,一人問到:“您說的這些都太特殊了,我就是想讓您推薦些好吃料理。”
大廚笑了:“這就是我的答案啊。沒法適用于諸位每個人,我喜歡,人民群眾不喜歡,我算老幾?”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究竟什么是“神作”。
“神作,是指對當代社會影響極大的作品,主要涵括范圍是(動畫、游戲)。現在也可泛指其它領域的特別杰出作品?!?
如果以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為準,那么在“對當代社會影響極大”這一點上,國內近幾年除了《英雄聯盟》、《絕地求生》和《王者榮耀》以外,可能就沒有符合“神作”概念的游戲了。
但是往遠了看,《超級馬里奧》、《拳皇97》、《仙劍奇?zhèn)b傳》或許可以在國內放入這個行列,即使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待,這些依然是游戲界不可多得的精品。
其實一定程度上,現如今我們對“神作”的定義已經跑偏了,甚至“神作”這個詞本身就已經延伸出了調侃和戲謔的意味。比如所謂的“steam七大神作”,山羊橋球車貓槍,其中確實有一些質量很高的游戲,比如貓。但當我們提到它們時往往抱著的是一種玩梗的心態(tài),并不是真覺得游戲好玩或者值得沉迷。玩梗的樂趣GET到了,就夠了。
另外其實我對這個話題有點異議,在如今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我認為僅憑幾家媒體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撐起一個“神作”的頭銜,定義神作的終歸是玩家自己。只是不同玩家有不同的喜好,極端點的如“魂”系列游戲。《黑暗之魂》無疑是神作,但在我身邊有不少人是“雖然我剛過了古達就棄坑,但我認為這是神作”,或者“雖然這游戲不適合我/我沒玩過,但我認為它是神作。”我們自己已經在濫用“神作”這個詞了,又何必再去懟媒體呢。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