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重溫古墓麗影的世界
- 來源:tgfc——暗香浮動
- 作者:不死鳥
- 編輯:ChunTian
3. 大歌劇院:在威尼斯水城里的大型歌劇院與一代中的大競技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代中的競技場是仿照古羅馬競技場的布置來進行設定(真正的古羅馬競技場我們能夠在五代中看到),但二代中的大歌劇院靈感則肯定不是來自于著名的悉尼歌劇院而是一些大型的地下歌劇院如里昂歌劇院(居然把歌劇院的前排設計成下傾型的很是古怪),由于沒有太多的資料所以無法描述詳細,但我敢保證如果玩到游戲中的大歌劇院時絕對會有一種到了歐洲某處的感覺。
4. 沉船:相信很多玩家跟我一樣,在玩到沉船時會不自覺的想到泰坦尼克號,不過在游戲中的沉船比泰坦尼克號可要大得多了,有大廳、餐廳、休息室、有幾個足球場那么大的甲板什么的,但里面居然有一個這么大的空間并且有空氣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理論上來說在深海是有可能形成一個個空氣洞,就好像一個空杯往下罩的感覺,從而保存著大量的空氣以便我們的勞拉上竄下跳,但是除非有相當堅固的外殼可以抵御深海壓力,要不然這么多的空氣壓縮在海底應該就是科幻小說的情節(jié)了(可以看一看衛(wèi)斯理或是星球大戰(zhàn)前傳)。
5. 西藏宮殿:在故事簡述里我說西藏那個是布達拉宮的分宮這是純粹開玩笑,事實上西藏宮殿大殿的那個雕像也比較古怪不像是密宗的雕像,不過這也是古墓系列最常見的關卡設計模式,一個大殿,然后前后左右上下都是門,進這個門開那個門,最后集中幾樣東西一起開機關,話題扯遠了,回過頭說說作為西藏宮殿的原型布達拉宮吧!它位于拉薩市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是我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藝術的精華。布達拉宮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圣地的地位,成為世所公認的藏民族的象征?!安歼_拉”梵語意為佛教圣地“普陀”的音譯,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寒一個,觀音不是住在東海普陀山紫竹林嗎),海拔三千七百多米,游戲中的勞拉還算聰明換了一身衣服,不然還沒打就凍死了,但游戲中的武僧連黃帽也不戴,也不知道是哪一派的密宗(西藏佛教多為黃教密宗,且相傳掌握了人轉世輪回之法,極為神秘)。
6. 神秘的雪人:同樣的標題請參照丁丁歷險記,但老實說每一個去到尼泊爾的人都會對當?shù)氐难┤酥i感興趣,據(jù)說他(她)們會突襲牧人的小屋,尋找食物和衣服,有時還穿著偷搶來的衣服。在不丹境內一顆樹上科學家們采集到的一些毛發(fā),進行基因檢測后發(fā)現(xiàn)它的DNA與任何其它動物都不相吻合,很可能屬于一種尚未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物種。我自己倒覺得這只是一些生物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而已,就像我們神農(nóng)架的野人一樣,只是一來因為稀少,二來因為很難見到所以充滿幻想,在游戲中勞拉可沒那么客氣,來一個殺一個,來二個殺一雙。
三、 總評:古墓麗影二絲毫無損于一代建立起來的赫赫聲名,制作人員在對圖像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后(我不知道有沒有采用新的引擎),畫面變得明亮許多,在一代中只能模糊表現(xiàn)的很多貼圖在二代中可以做得比較精細了,除了畫面的進步外,制作人員還走了一條和一代完全不同的路,可能是一代玩家們反映全都是在不見天日的古墓中太陰暗了,所以二代加入了水中、雪地、威尼斯等許多場景,敵人也由一代的野狼、熊、木乃伊等動物形敵人變成了二代中的人,畢竟人的AI可以設定得更高一些讓游戲更有難度,除了拿槍、木棍以外還出現(xiàn)了一種噴火兵,如果被噴到了身邊沒水的話那可就真是死路一條了,背景音樂和一代一樣,一般情況下都沒什么音樂,但在第二關水城威尼斯的一段小提琴可謂是天籟之音,強烈推薦給各位,最后的關底跟一代一樣弱智,可能打到最后了也不在乎有沒有關底了吧又不是RPG,操作和武器系統(tǒng)基本上沒有變動,但流暢了許多(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玩熟了的原因),在解謎要素減弱的同時動作性被大大加強,在后期看到六代的開發(fā)日記后發(fā)現(xiàn)制作人員本來也打算做到二代為止,這才是真正的古墓麗影系列,但后來可能是因為玩家的呼聲太高了,不得已才繼續(xù)開發(fā)了三四五代,到現(xiàn)在為止也有許多古墓玩家都認為一代的氣氛是最好的,而在二代中所有的要素配合得相當完美,有點像生化一和生化二的關系。
古墓麗影三勞拉的冒險(PC/PS)1998
一、 故事梗概:在幾千萬年前,一場流星雨落在了地球上,但帶來的后果卻不是把你的淚藏在我肩膀,而是地球生態(tài)的極度破壞,而其中的一顆隕石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老套路了),它被分成了四片散落在地球的四個角落(后來古墓三的資料片失落的寶物中又說是有五片,所以說賺錢無止境啊),勞拉要做的就是去尋找它并不讓它落到壞人手里,在印度的叢林神廟中勞拉找到了第一塊碎片的擁有者,并發(fā)現(xiàn)得到碎片能量的人都會變成怪物,那只有解決掉怪物拿碎片一途了。在之后的旅程中勞拉可以選擇到內華達洲、南太平洋小島、倫敦三個地方的任意一個地方開始冒險,勞拉選擇在內華達洲駕駛著四輪越野吉普想沖破五十一禁區(qū),結局是摔得頭暈眼花還被抓了起來,不過這一點點小小的困難怎么能難倒我們的勞拉呢?學一學前輩SNAKE裝裝病就把看守騙倒了,接著就是越過重重機關,冒著被激光燒成肯德基的危險,終于成功的進入了五十一區(qū)的核心部分,在看過了一個小小的飛碟和一具小小的外星人干尸后,順利拿到了第二塊碎片,接下來就是去雨夜的倫敦了,相當于回了一趟家,不過在倫敦大教堂上解決了一個大塊頭后才知道還有一位李小姐也對勞拉產(chǎn)生了興趣,看來對隕石碎片感興趣的人不少??!飛奔過倫敦的地鐵站、(不飛奔就被地鐵撞死了,嚴重抗議寂靜嶺3抄襲行為)游過倫敦的獅身人面像(比起埃及的來說太小了),終于找到了憑借隕石力量變身的李小姐,也別多廢話了動手吧!電掉她后拿到了第三塊碎片,在南太平洋小島上,很多土著人還有美麗的熱帶風光在歡迎著勞拉,經(jīng)過土著人部落時勞拉遇到了一個被恐龍咬掉了半邊的軍人,原來他們的飛機失事了,遇到了一大群食肉恐龍,看來恐龍還真是分布得很廣,從一代的南美洲秘魯?shù)蕉闹袊俚饺哪咸窖笮u,可能是侏羅紀公園造成的惡果吧!那就沒辦法要替天行道了,利用失事飛機上的武器解決掉很多迅猛龍后一個土著首領告訴勞拉部落里發(fā)生的怪事,不用說了又是隕石惹的禍,最終找到了土著人的神殿干掉了變異的土著人拿到了最后一塊隕石碎片,所有的碎片都湊奇了,也應該到發(fā)源地南極去看一看了,不過南極的水可是很冷的,如果在耐寒槽消耗掉之后可是很容易會要了勞拉的小命,就這樣還是一不小心被在印度叢林里的老相識威特拉博士搶走了四塊碎片。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得多了,無非就是博士用四塊碎片把自己變成了巨大的蜘蛛怪物(為什么從來都沒有博士變身成一個美女怪物),然后勞拉斗智斗勇后讓博士永遠的安息了。
二、 游戲外的故事:也許是因為三代太像二代資料片的緣故吧!很多人都把三代評為古墓系列最差的一代,除了故事老套、關卡散漫以外、三代的游戲難度基本上是古墓系列之最(在玩到六代后我的想法改變了-_-!),無論是動作、解謎還是迷宮,沒有無比的耐心和毅力根本無法完成,當然三代中也有很多設定上的閃光點,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1. 印度叢林:其實印度的神話體系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一本叫《羅摩衍那》,這本書被稱之為印度的荷馬史詩,講述一個家伙和猴子軍團一起奪回自己老婆的故事(什么亂七八糟的),里面涉及到了幾乎所有的印度神話人物,如果實在想不起來三主神、八部眾的話,大家也可以回憶一下《天空戰(zhàn)記》,但不知道游戲人員為什么沒有采用一些神話故事作為游戲的謎題或是關卡背景,只是過渡性地安排了幾尊六手像,游戲道具中也沒有印度神話中最常見的法輪令人大失所望,換個話題說印度神話中有一個叫羅喉的阿修羅,在諸天喝不死甘露時也想混進去偷喝,結果被發(fā)現(xiàn)后身首異處,死掉后化為計都星,如果詳究下來不難發(fā)現(xiàn)另一著名游戲中著名必殺的由來,看我的計都羅喉劍------暗劍殺,扯遠了扯遠了……
2. 內華達州五十一區(qū):古墓的制作人員自己也說過,他們都是X迷(不知道什么是X迷就去看看X檔案吧!),所以在98至99年X檔案熱播時制作人員有心無意地在游戲中也加插了政府陰謀論的最熱門話題------內華達州五十一區(qū),它位于美國內華達新郎山的腳下,50年代主要用于測試U-2偵察機,但它同時也是絕大多數(shù)UFO愛好者和指控美國政府一直在這一地區(qū)進行某種陰謀活動的批評人士希望了解的神秘地方,該地區(qū)南部有一條長度超過3英里的跑道,跑道一邊是好幾處飛機庫,其中幾個外形非常巨大,屋頂都被漆成白色。而空中交通管制天線則長400英尺,本身高150英尺,這都不像是一個測試基地而更像科幻小說里的產(chǎn)物!未經(jīng)許可任何交通工具或人嚴禁通過此地,而在五十一區(qū)的夜晚經(jīng)常有人觀察到有不明飛行物的蹤跡,所以也有人認為美國政府在試驗飛碟,游戲中倒是沒有這么多假設,直接就設定了一個小小的飛碟和外星人的干尸讓你目瞪口呆,也讓人更加對X檔案里------美國在五十年代曾經(jīng)在五十一區(qū)發(fā)現(xiàn)了墜毀的飛碟和死去的外星人并獨占了秘密這一理論信以為真。
3. 南太平洋小島:關于南太平洋最著名的小島莫過于復活節(jié)島了,那幾個在沙羅曼蛇里跳來跳去的摩艾頭像實在是太有名了,但游戲中沒有設定進去,不知道是不是想留一條后路給七八九代。南太平洋小島上的土著大部分是斐濟人,棕櫚樹、竹藤、茅草房、鮮明瑰麗的圖騰、神秘的土著石雕,制作小組在細節(jié)上可一點都沒有不負責任,只是小艇實在是太難劃了,我劃得兩個手指都腫了才沒讓小艇掉入大漩渦,關于南太平洋小島的文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考古學家在南馬塔爾群島上發(fā)現(xiàn)了火山熔巖建造的城市,且群島的一個個大島之間都有運河相連,只是今天城市僅存著遺跡,運河也已被海水覆蓋。后來就有探險家追尋著考古學家的思路踏上了南太平洋,探險家回來后寫出了令人驚嘆的《遺失的大陸》,書中說分散在南太平洋中的島嶼原來是一塊相連的大陸,因為接近赤道,充足的陽光孕育出了深厚的文明。但后來巨大的火山噴發(fā)摧毀了大陸。無窮無盡的火山運動令大陸坍塌、割裂、漂移、沉降。巨變之后,在茫茫大海上,僅露的幾座山巔化為了遙遙相望的島嶼。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