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單機資訊 > 新聞詳情

情色暴力是原罪?盤點50大備受爭議的游戲

時間:2012-03-05 13:30:29
  • 來源:17173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死或生沙灘排球》

爭議原因:乳搖,與色情只有一線之隔

在大多數(shù)的游戲分類中,《死或生沙灘排球》被定位“體育運動類”,可是你無論如何無法想象它和“實況足球”或者“托尼霍克的極限滑板”是一類的游戲。沙灘排球只是一個噱頭,正如在“死或生”里,格斗只是一個噱頭一樣,游戲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女性美麗身體做出的各種動作。所以在游戲里,服飾的作用是為了遮羞,更是誘惑,如果說“死或生”在角色的服飾上可能還有所顧忌,到了“沙灘排球”這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使用布料少得不能再少的比基尼了。正如男人的天性使然,很多玩家其實就是沖著欣賞游戲角色的“動作”而去的,所以,如果真的要做一個科學分類的話,《死或生沙灘排球》應該算是“人體欣賞類游戲”,批評者們指責說,這樣的游戲有何意義?甚至上升到女權(quán)主義等高度進行批判,其實,如果把它當成一本互動的寫真集,大家也就可以釋然了。

《俠盜獵魔》

爭議原因:五花八門的殺人方法

認為拿著狙擊槍爆頭就算暴力游戲的批評者們在《俠盜獵魔》各種稀奇古怪的殺人方法前也許會嚇得昏過去。游戲主角是一名被救的死刑犯,他所作的事情就是只身通過一個充滿了黑幫、吸毒者、流浪漢和瘋子的街區(qū),從各色人等的獵殺追捕中逃生。而導演將通過秘密攝影機把全過程記錄下來,作為他的影片素材。

五花八門的工具帶來花樣翻新的殺人方法,與用狙擊槍一槍爆頭相比,用一根鐵絲慢慢勒死敵人無疑更加殘忍。當然,主角要殺這些家伙大都是罪該萬死的社會渣滓,這一點與因殺平民而招致非議的GTA有所不同,因此《俠盜獵魔》的殺人方式也可以比GTA變態(tài)?因為敵人都是人渣,便無需考慮任何仁慈,這種可怕的“主流”道德觀卻不只是《俠盜獵魔》所獨有的了。

《喋血街頭》

爭議原因:無理由、無目的、無責任的殺人。

《喋血街頭》的劇情很簡單,主角回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房子被收回,本來就有點精神不太正常的他為了泄憤而大開殺戒。游戲的過程也很簡單,就是用機槍、霰彈槍、手雷、噴火器之類的武器滿街殺人,殺夠一定數(shù)量的持武器的NPC后,玩家就可以進入下一關。換句話說,在這款游戲中,玩家純粹是為了殺人而殺人,沒有目的,也不需要任何理由。

《喋血街頭》對殺戮行為的赤裸裸的渲染遭到了以參議員約瑟夫·利伯曼為首的公眾人物的強烈譴責,游戲被各大零售商聯(lián)手封殺,在多個國家遭禁。諷刺的是,在開發(fā)《郵差》之前,游戲開發(fā)商Running With Scissors是一家專門制作兒童游戲的公司,還開發(fā)過《貓和老鼠》的超任游戲,后因“對開發(fā)兒童題材的授權(quán)游戲感到厭倦”,才構(gòu)思創(chuàng)作了這款驚世駭俗之作。

《喋血街頭2》

爭議原因:諷刺主流價值觀

前一代“喋血街頭”里的暴力性在本作里發(fā)揚光大,自是不必說了,相比之下GTA之類只能算小兒科。不過對于這款游戲的批評不僅僅止于暴力,更因為它含有大量影射現(xiàn)實事件的情節(jié)。在游戲里,倒霉的主角要面對各種各樣幫派組織的襲擊,而這些組織都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影子。帶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影射也許有人看了會哈哈大笑,但被影射者可就沒什么好臉色了。

一部《喋血街頭Ⅱ》,幾乎把所有能招惹的麻煩都招惹了。一部以暴力為賣點的游戲敢于拿反游戲暴力人士開涮,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這是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精神。

《刺殺肯尼迪》

爭議原因: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探究歷史的真相嗎?

肯尼迪被刺案,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謎案之一,幾十年來有許許多多關于它的研究論述和影視作品,但沒有什么能像這款游戲那樣,給人帶來如此真切而直接的感受。

游戲公司Traffic Software認為這是一部游戲形式的紀錄片,而公眾卻覺得游戲就是游戲,是一種娛樂,而以娛樂形式來重現(xiàn)如此沉重的題材是不合適的。對于喜愛肯尼迪的人來說,他們無法容忍死者被褻瀆,在游戲里被一次又一次的被爆頭;而更多人的認為,如此詳細精確的重現(xiàn)暗殺細節(jié),是對下一個刺客的危險教唆。游戲就是這樣神奇一件東西,人們總是覺得它的正面作用會因為游戲性而被沖淡,而同時又認為它的負面作用會因為游戲性而被加強,至于這種矛盾的看法從何而來,卻沒人能說得清楚。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