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也吐槽:美國寬帶低速高價 價格是香港10倍
- 來源:互聯(lián)網
- 作者:newtype2001
- 編輯:newtype2001
美國基金會旗下開放技術研究所10月30日發(fā)布的互聯(lián)網準入價格報告指出,美國的網絡服務緩慢且昂貴。
該報道將美國大城市的網絡準入情況與歐洲、亞洲進行比較。令人驚訝的是,網速快捷的是些小城市。他們的速度可與國外大城市比肩。然而提供該項高速服務的運營商卻不是為美國大部分城市提供服務的大型電視或手機公司,而是城市網絡和新興服務。
美國網絡在速度和價格兩方面都落后于其他許多國家。在韓國、中國香港、東京、蘇黎世、布加勒斯特和巴黎等地,只需7秒鐘就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用戶每月只需支付30美元(約合人民幣184元)。然而在洛杉磯、紐約、華盛頓,即使是網速最快的用戶下載同樣的一部電影也需花費84秒。而且他們每月需要支付300美元(約合人民幣1844元)才可享受這一特權。
新美國基金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月費為35至50美元(約合人民幣184-307元)的互聯(lián)網連接服務,速度最快的前三位為首爾、中國香港和巴黎。他們比美國的網速快上10倍。不僅如此,美國用戶比世界上許多國家要多支付網費,在許多城市,用戶每年需額外支付100美元。
一些研究人員稱,這并不是科技的問題,而是經濟政策的問題。美國國內寬帶企業(yè)缺少競爭,相對較快的網速可達25 Mbps。75%的家庭大都是選擇Comcast、Time Warner、 AT&T以及Verizon中的一種。網速慢不僅影響人們的娛樂活動,而且影響人們找工作,在醫(yī)療和教育新領域方面更是如此。但存在的兩難問題是,如果政府不干預,公司是否會互相競爭。還是市場需要一個條例來進行規(guī)范?
在歐洲的許多地方,為了增加公司間的競爭力,政府要求公司在安裝寬帶線路時留出空間以便競爭者可以安裝自己的寬帶線路。2002年,美國聯(lián)邦通訊委員會重新定義高速網絡服務,將其從受管束的電信服務改為不受政府管束的信息服務。這一改變意在使公司相互競爭,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然而結果不如人意。公司各自為據(jù),不相互侵犯。
開放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Nick Russo稱,加大競爭力度,提高科技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是降低網絡服務價格的途徑。
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觀點。美國企業(yè)研究所人員Richard Bennett反對加強對網絡服務商的管控。他提出網速緩慢的原因不在于寬帶,而在于瀏覽器、網站和高點擊率。
報告指出,在美國,那些網速最快的城市并不是由當?shù)毓咎峁┓盏摹T诳八_斯州,提供服務的是谷歌。在田納西州查特怒加市,印第安納州拉菲特市以及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爾,提供服務的是公共網絡。在以上幾個城市,提供網絡服務的是光纖,與有線網絡傳播相比,網速成指數(shù)增長。但問題是安裝光纖網絡需要花費財力和人力——挖街道、建新網絡、與現(xiàn)有公司競爭。
哈佛法學院的客座教授和《抓住觀眾:新鍍金時代的電信壟斷》一書的作者Susan Crawford說道,對大型網絡服務商來說,他們不需要將其網絡更新為光纖系統(tǒng),因為競爭者和管理者對他們造成的壓力不大。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政府很有可能采取自己建立光纖網絡再零售給網絡運營商的辦法。在一些城市,例如圣安東尼奧市,光纖網絡已經安裝就緒,政府政策禁止公司提供此項服務給顧客。另一些城市,例如加利福尼亞州圣塔莫尼卡市已經在其它建設項目中鋪設光纖。在某些城市,新型網絡服務運營商的出現(xiàn)威脅到了一些巨頭公司,迫使他們不得不做出新的改變,加快網速、建立自身的光纖網絡。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