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游戲發(fā)展簡史 《極品飛車OL》的追風歷程
- 來源:3DM文學組
- 作者:神游玉間
- 編輯:Viiaa
可惜Papyrus沒有借助這個相對有潛力的游戲成功崛起,Papyrus也還研發(fā)了另外一個游戲IP,NASCAR Racing,國內(nèi)譯名為《云斯頓賽車》或者《納斯卡賽車》,這款發(fā)售于1995年的游戲,在2003年發(fā)布新作之后,也沒有掀起太大的波蘭。
經(jīng)過了幾輪領(lǐng)導(dǎo)層更迭之后,Papyrus的官網(wǎng)在2004年正式閉站,從此消失在游戲行業(yè)當中。
90年代到2000年,相對有價值的游戲大致有這幾款:1992年的《馬里奧賽車》、1995年的《極品飛車》、1995《世嘉拉力賽》、1996年的《暴力摩托》、1997年的《GT賽車》、1998年的《科林麥克雷拉力》、1999年的《古惑狼賽車》。
任天堂向來是業(yè)界最注重游戲性的制作方,雖然部分玩家覺得他們的游戲太低齡化了,你很少能從任系的游戲當中找到R18的內(nèi)容。不過滿屏馬賽克,滿屏游戲性是對任天堂最佳的形容詞。
1992年發(fā)售的《馬里奧賽車》是一款卡通風格的賽車游戲,最初登陸于SFC平臺,它和主流的賽車游戲追求寫實不同,它更加側(cè)重于卡通風格,強調(diào)游戲性,開的車也不再是豪華的全球知名超跑,而是帶有人物形象,偏向于兒童玩具化的卡丁車。游戲中的角色也運用了任天堂旗下的《超級馬里奧》系列的角色形象,水管工馬里奧這回開著卡丁車要和小烏龜在跑道上決一勝負!
初代的《馬里奧賽車》就已經(jīng)加入了神秘寶箱,道具使用的玩法,這也是當前所有包含道具模式的賽車游戲的玩法起源。
EA在1995年開始研發(fā)《極品飛車》系列,最初該游戲是為了與汽車雜志RoadTrack合作制作的,游戲還拿到了歐美日三地的一流跑車版權(quán),做了一波廣告,并且最初游戲是登陸主機平臺3DO的,直到后來主機被淘汰,退出了歷史舞臺,EA才選擇將游戲移植到PC,于是有了后來的《極品飛車》系列。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